一、合约期与违约金陷阱
海南联通部分”免费宽带”需签订24-36个月合约,但业务员常以话术模糊合约期限。例如有用户在办理时仅被告知”免费安装”,事后发现需连续3年保底消费99元/月,提前解约需支付设备折旧费、违约金等,最高达总费用的30%。更有消费者遭遇支X宝冻结金额高于口头承诺的情况,冻结资金与解约条款也未明确说明。
二、隐藏费用与收费项目
套餐宣传中的”0元宽带”实际包含多项隐形收费:
- 设备管理费:光猫、路由器等设备表面免费,解约时收取200-500元折旧费
- 网络服务费:部分套餐宽带速率与手机套餐绑定,降套餐即断网
- 副卡月租:强制捆绑的副卡需额外支付10元/月
有消费者反映办理免费宽带后,每月账单凭空多出20元”宽带维护费”。
三、套餐升级强制捆绑
线下办理存在套餐升级套路,业务员常以”原套餐不符合条件”为由,强制用户升级高价套餐。典型案例包括:
- 59元套餐用户被要求升级118元套餐才能办理宽带
- 宽带速率与手机消费挂钩,300M宽带需保底消费58元/月
- 融合套餐中隐藏IPTV基础服务费15元/月
四、法律风险与维权途径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运营商未明确告知合约条款属侵权行为。消费者可通过:
- 保存业务受理单等纸质凭证
- 要求客服提供完整电子协议
- 向工信部投诉未履行告知义务
2024年三亚某用户通过工信部投诉,成功追回被扣24个月的隐形费用。
海南联通宽带套餐存在合约捆绑、资费不透明等问题,消费者办理时需重点关注:合约期限书面确认、解约赔偿细则、设备权属条款。建议通过官方APP查询电子协议,办理后立即打印业务受理单,发现异常扣费应在3个月内申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