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低价套餐的三大隐藏套路
市场上“19元100G”等超低价套餐往往存在以下陷阱:
- 定向流量占比高:宣称的100G流量中,通用流量可能不足50%,剩余流量仅限特定APP使用;
- 限速阈值暗藏:无限流量套餐常在40G后降速至1Mbps,影响正常使用;
- 优惠期缩水:前6个月低价吸引用户,后续月租可能上涨至39元甚至更高。
二、长期套餐的期限陷阱
运营商对长期套餐的定义存在误导性:
- 低于29元的套餐基本没有真正长期优惠,多数仅维持半年到两年;
- 所谓“15年长期套餐”实为需要手动续约的优惠期套餐;
- 合约期内注销需支付违约金,常见金额达200元。
三、物联卡与异地卡风险
特殊类型流量卡存在更大隐患:
类型 | 风险点 |
---|---|
物联卡 | 无手机号、流量虚标、封卡风险 |
异地卡 | 客服沟通困难、业务办理受限 |
四、防坑指南与选择建议
消费者应遵循以下原则:
- 优先选择能通过运营商APP查询的官方套餐;
- 确认通用流量占比及限速条款;
- 警惕月租带小数点的套餐(如9.9元);
- 选择支持自动续约的长期套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