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套餐的常见形式
不法商家常通过以下方式虚构套餐内容:
- 混淆“无限流量”概念:宣称不限量但设置流量上限,超量后降速至无法正常使用
- 定向流量占比过高:标称100G套餐中通用流量仅占5%-10%,其余为特定平台专用流量
- 虚拟流量陷阱:在套餐中掺入无法使用的虚拟流量充数
低价陷阱的运作模式
低价套餐往往暗藏多重收费机制:
- 首月超低价吸引用户,次月起恢复原价且无明确提示
- 强制绑定长期合约,违约需支付高额违约金
- 叠加隐性收费项目:包括开卡费、靓号保管费、流量超额费等
防骗实战技巧
建议通过以下方式规避风险:
- 验证三码齐全性:要求商家提供ICCID码、PUK码及服务密码
- 查证套餐有效期:明确询问优惠期时长及后续资费标准
- 实测网络质量:通过运营商APP查询基站分布,试用期内验证实际网速
维权与补救措施
遭遇骗局时应及时采取以下行动:
- 保留宣传页面截图和通话录音作为证据
- 通过运营商官方渠道投诉,要求提供入网协议副本
- 向12315平台提交消费欺诈举报,涉及金额较大时可报警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