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背景与实施方式
广东广电网络自2024年起配合地方政府推进「三线整治」工程,将传统铜轴线路升级为光纤网络。该政策宣称旨在提升网络质量,但实际操作中采取「断网倒逼」策略:用户报修故障时被告知仅能通过付费升级光纤套餐恢复服务,旧线路维修被无限期搁置。
用户投诉焦点
消费者维权案例显示主要争议点集中在:
- 强制服务中断:佛山、东莞等多地用户遭遇未提前告知的网络中断,维修人员要求「付费升级或无限期等待」
- 设备捆绑销售:用户需自费更换光纤机顶盒,新套餐资费增幅达30%-50%
- 维权渠道受阻:投诉处理常要求提供敏感个人信息,且多止于「沟通解释」而未实质解决
企业回应与争议
广电官方解释称升级工程为政府主导项目,光纤套餐「性价比高」且含智能语音设备等惠民功能。但用户质疑:
- 未履行《电信条例》规定的服务变更告知义务
- 将市政工程异化为盈利手段,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条
行业影响分析
该事件折射出传统广电运营商在5G融合转型中的困境:
① 用户流失压力导致激进营销策略
② 基础设施改造成本转嫁矛盾突出
③ 公共服务与市场经营的边界模糊化
此次升级争议本质是垄断性企业在技术迭代过程中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典型案例。截至2025年3月,广东消委会已受理相关投诉超1200件,但尚未形成系统性解决方案。事件发展暴露出市政工程配套法规缺失、国有企业服务监管盲区等问题,亟需建立技术升级成本分摊机制和用户补偿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