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局手法解析
诈骗分子通过投放印刷精美的“电话手表兑换卡”,利用“0元兑换”“安全守护”等标语吸引家长或学生扫描二维码。受害者扫码后会进入虚假兑换页面,被要求支付快递费、工本费、质保费等附加费用,实际总金额可达50元。部分案例中,骗子还会诱导受害者加入群聊完成刷单任务,进一步套取钱财。
如何识别骗局
该骗局具备以下典型特征:
- 卡片标注“中国移动儿童手表专属电话卡”,但经核实中国移动未推出此类活动
- 要求扫描非官方渠道二维码进行兑换
- 以“免费”为噱头收取各类附加费用
防范措施建议
家长和儿童应遵循以下原则:
- 捡到陌生卡片立即销毁,切勿扫码
- 不轻信非官方渠道的兑换活动
- 加强对儿童的反诈教育,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
案例与警示
2025年3月某地警方通报显示,有家长因扫描兑换卡二维码后被诱导支付50元费用,但未收到任何实物。另有多起案例显示,诈骗分子通过获取个人信息实施二次诈骗,例如盗用电话卡接入GOIP设备实施电信诈骗。
面对新型扫码诈骗,需保持警惕并采取主动防御措施。建议学校与家长建立联防机制,定期开展反诈知识培训,同时运营商应加强技术监测,及时阻断诈骗链接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