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销流程繁琐与人为阻碍
重庆移动宽带用户普遍反映,注销业务需经历多重关卡:线上预约后常被要求线下办理,但营业厅存在“限量放号”“地址错误”等现象。有用户连续三天排队未果,最终被告知“只能办理暂停”。更严重的是,部分高消费用户遭遇人为拦截,工作人员以“需领导审批”为由拒绝办理,形成内部闭环式拖延。
二、设备归还争议与隐性条款
设备归还成为注销业务的核心矛盾点:
- 光猫归属权认定模糊,工作人员口头承诺与书面协议不一致
- 强制要求归还已丢失设备,否则需支付违约金或50%赔偿金
- 设备接收点设置混乱,营业厅拒收设备要求用户自行寄送
三、投诉机制失效与监管盲区
现有投诉渠道形同虚设:10086/10080投诉常被标记为“已处理”却无实际进展,工信部转办后仍退回企业自行处理。更有个别营业厅通过虚拟号码、拒接电话等方式切断用户沟通途径,形成系统性维权障碍。
问题根源分析
- 考核机制偏差:用户保有率指标导致基层拖延注销
- 服务标准缺失:未建立全国统一的宽带注销规范流程
- 监管力度不足:通信管理局转办投诉缺乏强制执行力
重庆移动宽带注销难题本质是运营商利益驱动与用户自主选择权的博弈。需通过建立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明确设备权属电子化确认流程、设立第三方监督机构等系统性改革,打破“注销难”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