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策背景与核心调整
2025年初,中国联通推出多项新政策,包括限制4G入网、禁止跨省销售低价流量卡、实施红黄牌机制等。其中争议最大的措施是强制要求4G用户更换5G终端设备,否则将无法正常使用网络服务。原本19元的省内流量卡被取消,跨省甩卡被明令禁止,用户办理新卡需遵循更严格的审核机制。
联通官方解释称,此举旨在推动5G网络普及、规范市场竞争及防范网络诈骗。但用户发现政策存在矛盾点:例如移动卡插入联通4G设备仍可正常使用,而联通卡却受限。
二、用户争议焦点分析
主要争议集中在三个方面:
- 设备强制升级:老年用户群体因无法承担5G终端更换成本,面临通信中断风险
- 服务捆绑销售:部分地区出现光猫更换强制收费、新办卡需购买附加设备等现象
- 资费透明度缺失:红黄牌机制未明确触发标准,部分正常用户被误判限制开卡
典型案例显示,有用户投诉光猫降速后,联通要求自费更换设备却未提供技术检测报告,引发对服务质量的质疑。
三、运营商回应与未来走向
面对舆情,联通发布声明强调三点改进方向:
- 优化红黄牌判定算法,减少误伤正常用户
- 保留基础4G套餐,提供终端置换补贴
- 加强线下服务网点监管,禁止捆绑销售
行业分析师指出,联通试图通过政策调整平衡5G建设成本与用户增长压力,但执行过程中暴露出的技术衔接和服务标准问题,仍需系统性解决方案。
此次政策调整折射出传统运营商在数字化转型中的阵痛。如何在技术升级与用户权益保护间找到平衡点,将成为联通重塑市场口碑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