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隐形扣费:五元套餐为何“越用越贵”?
部分用户反映,在未主动申请的情况下被强制开通短号集群网、掌厅会员等增值服务。有消费者发现自2016年起每月被扣5元短号服务费,累计金额达数百元。更有案例显示,通过广告办理的5元月租卡,实际激活需预存100元作为”活动话费”,且每月最低充值金额从5元逐步涨至29.9元。
二、套餐规则模糊:文字游戏暗藏玄机
运营商宣传中常见的套路包括:
- 首月优惠价与长期资费差异:某会员服务首月0.5元,后续恢复至4.95元/月
- 流量与月租分离计费:广告宣称”月租5元享188G流量”,实际需额外充值才能激活套餐
- 自动续费机制:优惠活动到期后默认转为标准资费,无二次确认流程
三、用户应对策略:如何避免踩坑
根据维权经验,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 每月核查话费账单,重点关注”增值业务费”项目
- 办理业务时要求书面协议,明确标注资费有效期与变更条款
- 遭遇强制扣费时,立即通过工信部投诉渠道维权
移动5元月租卡存在通过自动续费、模糊条款、捆绑销售等方式产生隐形消费的风险。消费者需提高警惕,定期核查账单明细,善用官方投诉渠道维护权益。运营商应加强服务透明度,停止误导性营销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