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件背景与争议焦点
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被曝强制要求学生支付200元校园WiFi开通费,并要求同步办理月费30元的专属流量卡。该政策引发三大争议:
- 已缴纳3800元学费后新增强制收费项目
- 现有个人流量卡无法兼容校园网络系统
- 未激活卡片仍被收取100元费用
二、法律层面的合规性分析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实施强制交易行为。教育机构通过捆绑服务限制学生选择权,已构成事实上的强迫交易。值得注意的是:
- 校园网络作为教学基础设施应纳入学费范畴
- 附加收费项目需提前公示并取得学生确认
- 未使用的通信服务应支持退费
三、类似校园案例对比
2025年某高校因强制收取教材杂费且不提供收据被投诉,其操作手法与本案高度相似:
- 费用收取过程缺乏透明度
- 以行政手段限制基础服务获取
- 口头承诺与实际操作存在偏差
另有多起移动运营商未经授权开通高价套餐的投诉案例,显示通信服务强制消费已成行业顽疾。
四、学生权益保障建议
针对此类事件,建议采取以下维权措施:
- 收集缴费凭证与书面通知等证据材料
- 通过教育局投诉渠道主张合法权益
- 要求校方公示收费依据及资金用途
- 联合消协对运营商开展集体诉讼
石家庄医专的强制收费行为违背自愿交易原则,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条。教育机构应明确基础服务与增值服务的界限,通信运营商更需规范校园营销行为,避免利用行政关系实施捆绑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