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租优惠的短期陷阱
多数19元套餐的实际优惠期仅为前3-6个月,后续月租会自动上涨至29元或39元。这种阶梯式涨价机制往往隐藏在办理页面的协议条款中,用户需特别注意「基础资费」与「优惠期限」的关联说明。
使用月份 | 1-6月 | 7-12月 | 13月后 |
---|---|---|---|
月租金额 | 19元 | 29元 | 39元 |
二、流量限制的隐性条款
所谓「高流量」套餐存在三大限制:
- 达量限速:超出套餐流量后网速降至128Kbps
- 地域限制:部分流量仅限本地使用
- 应用限制:定向流量仅支持特定APP
有用户实测发现,宣传的200G流量中实际通用流量不足50G。
三、自动续费的风险设定
套餐默认开通三项自动服务:
- 流量包自动叠加:超出后按3元/G扣费
- 增值服务自动续订:包含无用彩铃服务
- 话费预存循环扣款:最低充值门槛50元
关闭这些服务需要拨打客服热线或到营业厅办理。
四、合约期的强制绑定
办理时默认签订12-24个月合约期,提前解约需支付:
- 违约金=剩余月份×20%月租
- 设备折损费(如领取过赠品)
- 套餐变更限制:合约期内不可降档
有案例显示,解约200元套餐实际需支付480元。
消费者办理时应重点核查三要素:基础资费说明、流量构成细则、解约赔偿条款。建议通过官方渠道办理并保留协议截图,对宣传语中「无限」「永久」等词汇保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