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虚假宣传:低价套餐藏文字游戏
淘宝商家常以“9元200G”“19元长期套餐”等标语吸引消费者,实际套餐有效期仅1-2年,且原价普遍为29元或39元。部分商家利用“首充返费抵扣”话术,将用户预存话费包装成月租优惠,实际需用户自行承担隐形充值成本。
典型套路包括:
- 主图标注低价,但套餐详情页以小字注明“优惠期仅12个月”
- 宣传“全国通用流量”,实际限制特定场景使用并虚标流量
- 承诺“终身优惠”,后期以运营商政策变动为由单方面取消返费
二、首充抵扣:月租优惠实为话费陷阱
线上开卡普遍要求预存50-100元话费,商家将用户充值金额拆分为“每月返费抵扣”,形成低月租假象。例如某套餐宣传“月租9元”,实为用户预存100元后分5个月返还,叠加原套餐29元月租,用户实际支出高于宣传价格。
三、归属地限制与黑卡风险
商家宣称“全国可选归属地”多为虚假承诺,实际归属地由代理商所在省市决定。更需警惕两类高风险卡:
- 物联网黑卡:无法通话发短信,流量虚标且网速受限,注销渠道不透明
- 合约漏洞卡:利用集团客户套餐漏洞开卡,后期可能被运营商强制停机
四、合约期套路与注销难题
部分套餐绑定12-24个月合约期,提前注销需支付违约金。消费者遭遇问题时,常面临客服推诿、验证码收不到、线上注销通道关闭等障碍。有案例显示,用户充值200元后不仅停机欠费,还因无法接收验证码导致维权困难。
选购流量卡时应坚持三大原则:查验运营商11位正规号段、确认套餐为长期有效、支持任意渠道充值。建议优先选择无合约期、能通过官方App自助注销的套餐,遇到消费纠纷可立即通过工信部12300平台投诉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