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租卡扣费陷阱全解析——套餐费用与低价套餐避坑指南
一、月租卡为何仍在扣费?三大常见原因
用户办理套餐后仍被扣费的情况屡见不鲜,主要存在以下三种情形:
- 默认开通增值服务:运营商在套餐中默认开启彩铃、游戏包月等收费项目,如某用户办理198元无限流量套餐却被叠加收取65元增值服务费
- 流量超额计费陷阱:8元保号套餐套外流量费高达30元/GB,是市面价格的6倍,用户误触流量即产生高额费用
- 自动续费未终止:关闭自动续费后仍被扣费,多因平台设置隐藏条款或系统延迟导致
二、低价套餐避坑指南:警惕这4类陷阱
选择低价套餐时需特别注意以下细节:
- 核对首充条款:部分套餐要求首充100元才能激活优惠,未充值将按原价计费
- 确认合约期限:标注”无合约期”的套餐可能暗含6个月违约金约束期
- 计算套外费用:流量5元/GB、通话0.15元/分钟的套餐已属行业较高标准
- 警惕服务绑定:宽带办理可能附带电视服务费,两年免费期后自动转为收费项目
三、维权四步法:被扣费后如何追回损失
发现异常扣费时建议采取以下行动:
- 证据收集:保存扣费短信、套餐协议截图等电子凭证
- 运营商申诉:通过10086/10010等官方渠道要求退费,重点强调”未使用服务”和”未获告知”
- 第三方投诉:在运营商推诿时,向工信部12300网站或12315平台提交投诉
- 司法救济:对持续恶意扣费行为,可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主张三倍赔偿
消费者应养成每月核查账单的习惯,重点关注10元以下的小额扣费项目。办理套餐时需逐条确认服务条款,特别警惕”赠送体验”类服务。当遭遇不合理扣费时,通过系统化维权流程可有效追回损失,必要时可同时向工信部、消协等多渠道投诉以施加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