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无限流量卡的法律定性
销售无限流量卡是否构成违法,核心在于是否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关于非法经营罪的规定。若未经电信主管部门许可擅自销售,且扰乱市场秩序达到“情节严重”标准(如销售金额超5万元或违法所得超1万元),则可能面临刑事处罚。若存在虚假宣传或未履行实名登记义务,还可能触发《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条虚假广告罪或侵犯消费者权益责任。
二、违法销售面临的罚款风险
根据违法情节轻重,可能承担以下责任:
- 行政处罚:监管部门可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1-5倍罚款,未实名登记销售可单独处罚;
- 刑事责任:构成非法经营罪的,最高可处五年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1-5倍罚金;
- 附加后果:企业可能被吊销营业执照,个人列入行业黑名单。
三、如何识别违法销售陷阱
消费者和企业应警惕以下高风险行为:
- 非授权渠道销售,如个人微商、无实体店网络平台;
- 宣称“无需实名”“永久无限流量”等明显违反电信管理政策;
- 价格显著低于市场均价,可能涉及走私或伪造卡。
四、合规经营建议
经营者需遵循以下规范:
- 取得《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等法定资质;
- 确保宣传内容与实际服务条款一致,避免夸大流量额度;
- 严格执行用户实名登记制度,留存完整交易记录。
无限流量卡的销售本身不违法,但经营主体必须具备法定资质且遵守电信管理规范。违法销售可能面临罚款、刑事责任及行业禁入等多重风险,消费者应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并核实卡片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