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频率分割技术原理
广电宽带通过频率分割双向传输技术实现低频信号的双向交互。该技术将上行信号与下行信号分配在不同频段:上行信号通常使用5-65 MHz低频段,下行信号则占用110-1000 MHz高频段。两者之间通过保护频带隔离,避免信号串扰。低频段具备更强的穿透力和抗衰减特性,适合上行控制指令等小数据量传输,而高频段可承载大带宽视频内容。
二、HFC网络双向改造
为实现双向传输,广电网络需对原有单向HFC(混合光纤同轴)网络进行改造:
- 将单向光节点升级为支持双向传输的光接收机
- 替换单向分支分配器为双向器件
- 采用EPON+EoC方案,通过光纤传输主干信号,再利用同轴电缆低频段回传数据
改造后的网络逻辑分层清晰,广播电视业务仍通过原有HFC链路传输,双向业务则通过新增的IP通道完成。
三、低频信号传输优势
广电选择低频段实现双向传输主要基于以下特性:
- 抗干扰能力强:低频信号受电器设备干扰较小
- 穿透性能优:可穿过混凝土墙体保持稳定连接
- 建网成本低:复用现有同轴电缆基础设施
通过波导型衰落抑制技术,可进一步降低低频信号在长距离传输中的衰减。
四、技术实现方案与应用场景
典型实施方案包含两种技术路径:
- FTTR+低频回传:通过双芯光纤实现主干传输,利用5-65 MHz频段完成终端回传
- 动态频段分配:根据业务需求自动调整上下行带宽占比,最高可提升30%频谱效率
该技术已应用于智能家居控制、远程医疗会诊等低时延场景,实测上行时延可控制在20ms以内。
广电宽带通过低频段频率分割技术,在保留原有广播电视业务的实现了高效的双向数据传输。结合HFC网络改造和新型调制技术,这种方案既降低了网络升级成本,又满足了现代互联网业务的交互需求,为广电网络向全业务运营商转型提供了技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