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户投诉案例梳理
2024年9月东莞道滘广电分局在未提前告知用户的情况下,强制剪断正在使用的电视信号,要求用户升级光纤套餐,涉及套餐费用上涨10-14元/月。类似事件在2023-2024年间多次发生,包括:
- 2024年8月某用户因线路升级被要求额外支付100元工料费
- 2024年7月用户投诉光纤升级后电视与宽带被强制捆绑销售,月费从25元升至39元
- 2023年9月用户反映“不办升级套餐就不能看电视”的强制性要求
二、终端升级与套餐关联性分析
根据投诉案例分析,广电网络升级存在以下特征:
- 技术捆绑销售:光纤改造被用作套餐升级的触发条件,新套餐普遍包含更高带宽与融合服务
- 价格增幅明显:升级后套餐费用普遍上涨30%-56%,且存在隐藏收费项目(如调试费)
- 服务中断施压:采用先断网后谈判的操作模式,压缩用户选择空间
三、政策合规性争议焦点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争议主要集中在:
- 未履行提前告知义务的单方面服务变更
- 利用市场支配地位实施捆绑交易
- 合约期内擅自变更服务条款的违约责任
四、消费者应对建议
建议受影响用户采取以下维权步骤:
- 通过12345热线或阳光问政平台提交书面投诉
- 要求广电提供原服务协议与升级方案的对比说明
- 保留服务中断证据,主张违约赔偿
现有证据表明东莞广电在部分区域的网络升级中存在强制绑定高额套餐的倾向,其通过技术迭代推动消费升级的商业策略,已引发多起侵害消费者知情权与选择权的争议事件。建议监管机构加强服务变更流程的合规性审查,明确技术升级与套餐变更的分离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