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号覆盖虚假宣传
部分欧洲流量卡在营销时宣称“全境高速覆盖”,但实际使用中常出现信号断连或网速骤降。如葡萄牙Vodafone卡虽标注支持欧盟漫游,但在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完全无法联网,其官网条款却写明“仅限本土使用”。另有用户反映中国电信欧洲套餐与当地运营商信号强度差距显著,甚至无法拨打紧急电话。
- 里斯本机场购买的Vodafone卡在西班牙显示漫游状态但无法使用
- 中国电信套餐在法国无法接收银行验证短信
二、隐形收费层层加码
低价套餐常通过复杂计费规则诱导消费,包括:
- 流量超额后自动叠加高价流量包(如1GB收费3英镑)
- 基础套餐不包含短信/通话功能
- 合约期内注销需支付违约金
有消费者反映中国移动英国卡会突然扣除未提示的漫游费用,且客服渠道难以接通。
三、低价套餐的流量猫腻
标榜“19元100GB”的套餐往往存在:
- 夜间闲时流量占比超70%
- 实际可用流量仅宣传量的30%-50%
- 达到阈值后降速至128kbps
更有个别物联卡冒充手机卡销售,这类卡片不仅网速虚标,充值渠道也存在安全隐患。
四、跨境使用限制条款
多国运营商存在地域保护政策:
- 英国卡在欧盟境内需额外购买漫游包
- 预付费卡常限定在发卡国使用
- 定向流量仅限特定APP本地版本
有旅行者因未注意条款细节,导致在跨国行程中被迫重复购卡。
消费者应通过运营商官网核实套餐细则,优先选择可提供欧盟通用流量的正规产品。使用过程中需定期检查账单,警惕自动续费条款。跨境旅行建议购买覆盖所有目的地的区域性套餐,并保留纸质合同作为维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