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餐升级中的费用陷阱
部分消费者反映在寒假期间办理宽带升级时,营业员常以”免费赠送设备”为噱头吸引用户办理高价套餐。实际签约后才发现存在光猫租赁费(15元/月)、摄像头存储服务费(15元/月)等隐性收费项目,且设备需绑定使用36个月。更有用户发现所谓赠送的手机实际通过花呗分期支付,形成强制网贷。
副卡与附加服务收费争议
电信套餐常包含强制捆绑服务,典型问题包括:
- 未明确告知的副卡收费(10元/卡/月)
- 自动开通的彩铃服务(6元/月)
- 宽带调速费(20元/月)隐藏在基础套餐中
这些费用往往在次月账单中才被发现,且取消时需支付违约金。
设备租赁费伪装赠送
促销活动中宣称的”免费设备”大多需要承担后续费用。以全屋WiFi设备为例,用户需每月支付10元服务费,路由器实际为租赁性质。监控摄像头虽免设备费,但强制绑定云存储服务(15元/月),且解约需返还设备。
项目 | 月费 | 绑定周期 |
---|---|---|
光猫租赁 | 15元 | 36个月 |
云存储服务 | 15元 | 12个月 |
魔盘功能 | 10元 | 套餐周期 |
合约期限与违约金风险
所有寒假套餐均设置24-36个月合约期,提前解约需支付违约金(15元×已用月数)。更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套餐通过”无纸化签约”流程规避用户审查,合同中的违约金条款常被营业员口头弱化。
电信寒假宽带套餐存在系统性消费陷阱,主要表现为设备租赁费伪装、服务绑定收费、合约期限限制三大特征。消费者办理时应要求书面协议,重点核查”月租费组成”、”设备权属”、”解约条款”三项内容,并保留通话录音等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