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条款暗藏天价违约金
2022年9月某企业办理宽带业务时,业务员以”固定模板”为由诱导签订两年合约,实际合同包含多项霸王条款。消费者选择599元/月套餐后,运营商擅自开通光猫升级、摄像头套餐等增值服务,月费增加超30%。更有用户办理199元套餐后,发现实际月费249元,业务员通过后期修改单据隐瞒50元/月的设备维护费。
二、套餐升级诱导消费套路
常见欺诈手段包括:
- 虚假承诺话费补贴吸引转网
- 以”赠送设备”名义绑定长期合约
- 隐瞒提速包等增值服务费用
- 利用副卡绑定强制消费
苏州某用户办理79元套餐后,意外产生32元/月副卡费用,销户时还需支付按使用月数计算的违约金。
三、隐形服务收费防不胜防
项目 | 收费标准 | 曝光案例 |
---|---|---|
全屋WiFi | 10元/月 | |
天翼云眼 | 9元/个/月 | |
设备维护费 | 50元/月 |
西安某企业2023年安装宽带后,2024年才发现被收取37元/月的隐形服务费,涉及从未见过的摄像头设备。
四、维权困境何时破局
消费者面临多重维权障碍:
- 营业厅与客服互相推诿
- 设备返还要求难以实现
- 发票开具流程人为复杂化
- 聊天记录等证据不被采信
长沙用户投诉后,营业厅先承诺免除违约金又反悔,最终只认签字单据。更有诈骗分子冒充工作人员安装VOIP设备,需警惕新型诈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