捆绑消费陷阱
免费宽带需绑定高额手机套餐,用户必须购买指定电话卡或升级现有套餐才能享受服务。部分案例显示,月租费用可超出原预算三倍以上,且可能强制购买光猫、路由器等设备。这种捆绑策略实质将宽带成本转嫁至手机消费,形成隐性支出。
合约限制条款
用户需签订1-3年合约期,提前解约需支付违约金。合约期内禁止套餐变更或携号转网,部分案例违约金高达套餐总价30%。更隐蔽的是,免费期结束后自动转为收费模式,用户需主动申请取消才能避免续费。
服务质量缺陷
实际网速常低于宣传标准,存在达量降速机制。用户反馈下载速度被限制在数兆/秒,高峰期网络延迟显著增加。售后服务响应迟缓,维修时效普遍超过48小时。
隐性费用说明
- 设备押金:部分营业厅收取100-300元设备押金
- 安装费用:特殊布线场景收取额外施工费
- 增值服务:默认开通收费云盘、视频会员等附加业务
中国移动免费宽带通过套餐捆绑、合约限制、服务质量控制形成三重约束机制。消费者需警惕表面优惠下的长期消费绑定,建议办理前详细核实套餐细则,特别关注合约期限、解约条件及设备收费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