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3 12:17:43
856

断卡行动为何严查实名不实人?

摘要
本文剖析"断卡行动"严查实名不实人现象的根本动因,从法律依据、实施手段、技术挑战等维度揭示其社会治理价值,指出强化账户全生命周期管理是遏制电信网络犯罪的关键举措。...

“实名不实人”现象的危害性

未严格核验身份信息的电话卡、银行卡被大量用于电信网络诈骗、网络赌博等犯罪活动,形成黑色产业链:

断卡行动为何严查实名不实人?

  • 犯罪分子通过虚假身份办理的通信工具实施远程诈骗,涉案资金通过非法银行卡进行多层流转
  • 部分大学生、村民受利益驱使出租出售个人账户,面临法律制裁和信用惩戒
  • 犯罪链条隐蔽化导致案件侦破难度倍增,跨境犯罪占比逐年上升

断卡行动的法律与政策依据

2016年起多部门联合出台治理框架,2020年专项行动形成完整法律支撑体系:

  1. 《刑法》第287条明确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构成要件
  2. 人民银行将违规账户纳入金融征信系统实施联合惩戒
  3. 工信部建立通信入网二次核验机制强化源头管控

核心措施与实施手段

全国范围开展四轮集中收网行动,建立多维防控体系:

  • 公安机关对非法开贩卡行为实施全链条打击
  • 金融机构落实账户分级管理,强化可疑交易监测
  • 通讯运营商完善物联网卡实名认证技术标准
重点监管对象分类
类型 占比
虚拟运营商号段 37%
企业对公账户 29%
第三方支付平台 24%

成效与治理挑战

2025年最新数据显示涉案账户数量同比下降42%,但技术对抗加剧:

  • 生物识别冒用催生新型犯罪手法
  • 跨境数据流转增加资金追踪难度
  • 部分偏远地区基层监管存在盲区

实名制监管作为社会治理基础设施,需持续完善法律适用边界与技术验证标准,建立跨行业风险信息共享机制,在保护公民隐私权与打击犯罪间寻求动态平衡。

声明:文章不代表云主机测评网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