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3 18:43:53
103

预存话费升宽带,暗藏哪些消费陷阱?

摘要
预存话费升级宽带暗藏合约期限陷阱、隐藏收费、设备安全风险、退款障碍及解约限制五大消费陷阱,消费者需警惕保底消费叠加、非官方设备安装等风险,保留凭证依法维权。...

一、合约期限与保底消费陷阱

运营商常以「免费升级」名义要求用户签订24-36个月合约,期间需维持指定消费额度。如某案例显示,用户因月消费未达108元保底标准,两年间被多扣2000余元。此类合约往往包含自动续约条款,用户解约需支付高额违约金。

预存话费升宽带,暗藏哪些消费陷阱?

二、隐藏费用与叠加消费陷阱

「免费」服务背后常暗含三类隐藏收费:

  • 设备安装费:上门安装路由器等设备收取200-500元
  • 套餐叠加费:原套餐与升级套餐保底消费需叠加计算
  • 流量超额费:升级后超出套餐流量按5元/GB计费

有用户反映实际月费比承诺价格高出40%。

三、设备安装中的安全风险

不法分子伪装运营商人员上门安装设备,实则植入VOIP语音网关等设备,将用户家庭网络变为电诈中转站。上海某小区20户居民因安装「升级设备」导致网络被警方关停。正规设备安装应通过官方渠道预约,且不收取任何设备调试费。

四、难以退款的预存话费

预存话费存在双重风险:充值时承诺「随时可退」,实际操作中需满足三个条件:

  1. 合约期满且无欠费
  2. 提供原始充值凭证
  3. 扣除已使用流量折算费

某案例显示预存660元最终仅退还230元。

五、解约与转网障碍

合约期内转网需支付「网络建设补偿金」,金额为剩余合约期保底消费总额的30%-50%。有用户反映解约时被告知需支付「光猫折旧费」「入网工本费」等五项费用,总额超千元。

消费者办理宽带升级时应核实三项要素:通过10086等官方渠道确认活动真实性;要求书面载明「保底消费不含套餐费」等关键条款;安装设备后立即登录运营商APP验证设备绑定状态。保留通话录音、短信记录等凭证,可在发生纠纷时作为维权依据。

声明:文章不代表云主机测评网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