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捆绑消费强制升级套餐
移动免费宽带的核心套路在于强制用户办理高价手机套餐。消费者需将原有基础套餐升级至每月78元以上的资费档次才能享受”免费”服务,实际每月多支出40-200元不等。部分用户反映,在办理过程中还被强制绑定电视服务、流量包等附加业务,导致综合费用超出预期50%以上。
二、网速不达标与服务质量缩水
实际使用中存在三大突出问题:
- 宣传的千兆宽带实测速度不足30%
- 晚间高峰期频繁断线卡顿
- 故障报修响应时间超过48小时
有用户安装后测试发现,标称200M的宽带实际下载速度仅3MB/s,与承诺值相差近10倍。
三、长期合约限制用户选择
套餐合约暗含24-36个月的绑定期,提前解约需支付高额违约金:
使用时长 | 违约金比例 |
---|---|
12个月内 | 剩余月份×套餐费50% |
12-24个月 | 剩余月份×套餐费30% |
有用户因工作调动需提前解约,被要求支付800元违约金。
四、隐性收费项目暗藏玄机
安装过程中存在三项隐藏收费:
- 光猫设备押金100-300元
- WiFi调测费每月15元
- 线路改造费200-500元
有消费者发现账单中莫名出现”全屋光网服务费”,经核实是安装时未告知的附加项目。
移动免费宽带通过套餐捆绑、虚标网速、长期合约和隐性收费形成完整套路链。消费者在选择时应仔细核算实际支出,要求提供书面网速保证,并留存沟通记录作为维权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