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餐强制升级陷阱
移动宽带以「免费」为诱饵,要求用户必须将手机套餐升级到指定价位。原本58元/月的4G套餐用户,需强制升级至88元或更高价位的5G套餐才能享受宽带服务,导致用户每月实际支出增加30%-50%。
- 月租费门槛:59/79/129元三档强制选择
- 绑定设备:需购买移动定制路由器或机顶盒
- 服务限制:携号转网功能自动关闭
二、隐形消费连环套
安装过程中存在多项未明示收费:
- 设备押金:光猫、路由器收取100-300元不等的押金
- 安装附加费:超过30米的网线需按米计费
- 服务费:免费期后自动转为收费模式
有用户反映在未被告知的情况下,账单出现「宽带提速服务费」「网络保障金」等新收费项目。
三、合约期限制与违约金
所有「免费」宽带均附带24-36个月合约期,提前解约需支付高额违约金:
- 违约金计算:剩余合约期总费用的30%-50%
- 设备回收:解约时要求退还全套设备
- 费用追溯:部分用户发现合约开始时间早于安装日期
四、解约障碍与投诉困境
用户解约时面临多重阻碍:
- 线上客服推诿:要求到线下营业厅办理
- 业务员失联:办理人员使用私人号码且拒接电话
- 违约金争议:合同条款与实际扣费不符
2024年通信管理局数据显示,涉及移动宽带合约纠纷的投诉中,63%因证据不足无法维权。
中国移动宽带服务通过套餐绑定、隐形收费、合约限制三重机制形成消费闭环,用户在享受「免费」宽带的实质上被动接受了更高消费层级的通信服务绑定。建议消费者办理前要求出示完整合同文本,重点核查资费变更条款与解约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