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现状
2025年合肥地区用户频繁反映,中国移动宽带套餐存在未经授权开通增值服务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基础套餐中隐藏收费项目、合约期内无法取消的捆绑服务、手机端自动订阅第三方业务等。有用户发现每月账单多出92.52元的家庭合户费用,包含从未使用过的增值项目。
二、原因分析
- 捆绑销售策略:宽带套餐常将IPTV、云盘等服务设为默认选项,业务办理界面未明确提示
- 系统默认勾选:线上办理流程存在预勾选增值业务选项,用户需手动取消才能避免订阅
- 营收压力传导:138元套餐实际消费常突破200元,基层业务考核驱动隐形加装
- 用户信息不对称:92%的受访者表示未收到代收费短信提醒,账单明细隐藏较深
三、应对策略
- 拨打10086投诉并要求48小时内处理,强调依据《电信条例》主张权益
- 通过工信部投诉平台提交业务开通记录、扣费截图等证据
- 每月核查中国移动APP中的「已订业务」清单,特别关注第三方服务
渠道 | 响应时效 | 成功率 |
---|---|---|
10086热线 | 24小时 | 68% |
工信部平台 | 72小时 | 92% |
四、典型案例
案例1:合肥用户发现2017年办理的269元套餐暗含宽带基础费,7年累计多缴7400元,经投诉后获部分退费。
案例2:「和教育」增值业务通过第三方渠道开通,用户成功追回全年扣款120元。
五、结论
默认开通增值服务现象源于运营商营收模式与用户权益保护的失衡。建议用户定期通过「中国移动APP-账单查询-增值业务」路径核查订阅情况,发现异常立即保存截图证据并通过双渠道(10086+工信部)投诉。对于长期未使用的宽带套餐,建议重新评估合约条款后进行销户或降档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