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硬件资源优化配置
数据库服务器的硬件选型需满足高性能计算需求,推荐采用多核高频CPU(如Intel Xeon系列)处理并发请求,建议配置16核以上处理器以提高并行处理能力。内存容量应至少为预估数据量的1.5倍,高负载场景建议采用32GB以上ECC内存,并启用NUMA优化策略。
组件 | 推荐配置 |
---|---|
主存储 | SSD RAID10(4块以上) |
日志存储 | 独立NVMe SSD |
备份存储 | HDD RAID5 + 冷备方案 |
二、存储架构优化策略
采用分层存储架构可显著提升I/O性能,核心建议包括:
- 业务数据与日志文件分离存储,避免I/O竞争
- SSD阵列采用4K对齐分区,设置TRIM定期维护
- 设置独立tempdb存储空间,预防临时表空间不足
三、数据库参数调整规范
MySQL性能优化需重点关注以下参数配置:
- 连接管理:max_connections=500,wait_timeout=300
- 缓存配置:innodb_buffer_pool_size=物理内存的70%
- 日志设置:sync_binlog=1,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1
四、查询性能优化方案
建立标准化SQL开发规范,要求开发团队:
- 避免全表扫描,强制使用覆盖索引
- 复杂查询拆分为多个简单语句
- 定期执行EXPLAIN分析执行计划
数据库服务器优化需实施硬件选型、存储架构、参数调优、查询优化的四维改进方案。建议每季度进行压力测试,通过监控工具持续跟踪QPS、连接池利用率、缓存命中率等核心指标,形成动态优化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