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智能化基础设施布局
中原数据基地投入93亿元构建新一代智能基础设施,部署超1万个机柜和15万台服务器,存储容量达到30EB,相当于300万个省级图书馆的数据承载量。核心系统采用模块化架构设计,实现快速部署与灵活扩展:
- 智能机柜配备动态环境监测传感器
- 网络设备支持SDN自动编排技术
- 存储系统采用分布式架构,支持PB级数据实时迁移
二、AI驱动的能源管理系统
基地引入华为iCooling@AI能效优化技术,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实现制冷系统动态调节,使PUE值稳定在1.25以下。系统具备三大核心能力:
- 实时采集2000+传感器数据,构建三维热力模型
- 预测性维护算法减少设备宕机率40%
- 自动生成能效优化方案,年节电量超2000万度
三、绿色节能技术创新
在低碳技术应用方面形成示范效应:
技术 | 节能量 | 应用范围 |
---|---|---|
液冷系统 | 降耗30% | 核心计算集群 |
光伏供电 | 替代15%市电 | 屋顶及周边区域 |
余热回收 | 利用率65% | 办公区供暖 |
四、建设成果与社会价值
该项目已服务黄河流域9省区2000余家企事业单位,支撑工业互联网、生物医药等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在算力调度方面,开发「黄河链」平台实现跨区域资源协同,算力利用率提升25%。通过智能运维系统,人力成本降低30%,故障响应速度提升至分钟级。
中原数据基地通过AI能效优化、模块化架构和清洁能源的综合应用,打造出智能化与绿色化协同发展的新型基础设施。其经验为全国数据中心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路径,助力实现数字经济与低碳发展的双赢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