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极越号卡3元月租虚假宣传事件概述
2024年6月,消费者在拼多多平台购买极越号卡专营店标称“月租3元”的移动流量卡,实际激活后月租变为29元,且套餐内容与宣传不符。同类虚假宣传现象在通信行业频发,如中国广电以“移动”名义宣传3元套餐却收取39元月租,以及电信运营商私自更换卡类、虚标流量等行为。
二、消费者投诉与维权案例细节
典型投诉案例呈现以下特征:
- 宣传与实际套餐差异:极越号卡用户充值50元后无法享受3元月租,实际套餐优惠后仍需29元/月
- 运营商身份误导:中国广电冒充移动名义营销,用户激活后才发现真实运营商身份
- 合约限制争议:有消费者激活后因“优惠合约”无法注销,且话费余额不予退还
三、法律依据与行业监管现状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经营者存在欺诈行为需按商品价款三倍赔偿,不足500元按500元计。当前维权途径包括:
- 向平台投诉(如拼多多、黑猫投诉)
- 向工信部或省级通信管理局申诉
- 通过12315平台发起集体诉讼
四、处理结果与消费者建议
部分维权案例取得进展:极越号卡用户通过平台投诉获全额话费赔偿,另有消费者通过多平台投诉最终获5倍赔偿。建议消费者:
- 激活前核实运营商官方套餐信息
- 保留宣传页面截图及沟通记录
- 优先选择可7天无理由注销的套餐
结论:通信行业虚假宣传问题已形成“宣传-激活-扣费”的欺诈链条,需监管部门强化电商平台审核责任,同时消费者应提升证据保全意识,利用法律武器维护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