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动扣费机制争议
中国联通在广西地区推广的流量卡多次出现异常扣费现象,其中自动扣费功能成为投诉焦点。2022年5月发生的”95元叠加套餐包”事件中,大量用户凌晨被连续扣费且无短信通知,部分开通自动充值的用户甚至遭遇银行卡资金划扣。此类系统漏洞暴露了运营商对自动扣费功能的监管缺失。
二、境外流量误扣问题
用户投诉显示存在两种异常扣费模式:
- 未出境却被扣取境外流量费,10个月内累计扣费达350元
- 使用其他运营商卡时仍被联通扣费,存在重复计费漏洞
定位系统与计费系统的数据不同步是主要诱因,用户需自行提供出入境记录才能申诉退款。
三、增值业务擅自开通
2025年2月案例显示,联通客服通过电话营销诱导用户开通增值业务:
- 模糊”套餐升级”与”新增服务”的概念
- 未明确告知费用调整细节
- 缺乏二次确认及短信通知
这类隐蔽式营销导致用户月租费用隐性上涨,维权时需要反复核查通话录音才能获得退费。
四、客服处理流程缺陷
投诉处理过程中暴露三大问题:
- 首诊客服缺乏专业判断,直接推诿系统自动扣费
- 补偿方案未经验证即提出,存在息事宁人倾向
- 退费仅返还话费账户,不恢复原支付渠道
这种处理方式加剧用户不满,迫使消费者转向工信部投诉渠道。
广西联通流量卡扣费争议的本质在于技术监管与服务体系的双重缺失。建议用户定期通过官方APP核查账单明细,关闭非必要自动扣费功能,对营销电话保持警惕。遇到异常扣费时应及时保存证据,通过12300工信部申诉渠道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