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餐升级的隐性费用
联通宽带常以”免费升级带宽”为噱头吸引用户,实际却暗藏附加费用。有用户反映升级后宽带月费从59元暴涨至118元,且被强制绑定全屋光宽服务费。更隐蔽的是某些套餐会突然增加宽带附加费,消费者数月后查询账单才察觉异常。
- 设备押金:宣称免费设备却收取200元手机费
- IPTV服务费:首年免费次年自动扣费
- 安装维护费:标称免费安装却收上门服务费
二、捆绑销售的强制消费
联通宽带常将路由器、监控设备与套餐强制捆绑。有案例显示,用户拒绝设备后仍被收取50元/月”全屋光宽”费用。更存在将宽带与手机话费捆绑的情况,导致消费者需额外承担高额话费。
三、免费赠品背后的分期贷款
部分”免费宽带”实际通过招联信用付等网贷平台实现,用户在不知情下签署分期协议。营业员操作时要求录制点头视频确认,实则办理了消费信贷业务,存在金融风险。
四、合同期限与违约金陷阱
促销套餐多绑定2-3年合约期,但存在以下风险:
- 口头承诺2年合约,实际协议为3年
- 提前解约需支付设备折旧费+违约金
- 自动续约条款导致被动延长服务期
有用户因搬迁要求解约,被要求倒贴数百元违约金。
消费者办理宽带时应重点核查:套餐基础费用组成、设备是否必需、合约真实期限、解约条款等要素。建议保留业务员承诺录音,定期查询账单明细,避免陷入长期消费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