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约期与实际不符的隐性绑定
多名消费者反映办理时推销员口头承诺两年合约期,实际协议却显示三年绑定,费用从109元/月变为134元/月。用户签署电子合同时未获明确条款告知,后期维权时因缺乏书面证据陷入被动。更有案例显示,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绑定长达三年的套餐,每月强制消费109元。
二、隐藏费用与资费上涨陷阱
该套餐存在以下附加收费项目:
- 设备安装费:宣称免费安装却收取100-200元设备押金
- 套餐外增值服务:未经确认即添加50元/月的全屋光宽服务
- 资费递增机制:首年优惠价次年自动上涨至标准资费
三、虚假宣传与服务质量缺陷
推销过程中普遍存在夸大网速、隐瞒限速规则等问题。有用户安装次日即出现网络中断,维修请求被客服与安装部门互相推诿。部分案例显示实际网速仅为承诺值的30%,且故障处理周期超过15个工作日。
四、解约困难与违约金争议
消费者试图降档套餐时遭遇多重阻碍:
- 客服以「合约期内不可变更」为由拒绝请求
- 解约需支付高达剩余月费50%的违约金
- 营业厅与电话客服处理标准不统一,增加维权成本
已使用时长 | 违约金比例 | 应缴金额 |
---|---|---|
12个月 | 40% | 523元 |
24个月 | 25% | 327元 |
该套餐通过信息不对称设置多重消费陷阱,建议办理时要求提供纸质合同并核对三项关键信息:①合约期限细则 ②违约金计算方式 ③套餐外收费项目清单。保留推销人员承诺录音可有效保障后期维权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