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约自动续约陷阱
联通冰淇淋套餐默认采用两年合约制,到期后若未主动取消将自动续约两年。有用户反映,业务员在推销时避谈违约金条款,导致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长期绑定高额套餐。更严重的是,套餐价格可能在续约后上涨,但运营商不会提前告知。
- 某用户发现套餐月费从69元涨至90元,运营商未履行返费承诺
- 宽带安装后次日出现质量问题,解约却被要求支付高额违约金
二、隐性绑定宽带服务
套餐常以「融合套餐」名义强制绑定宽带服务,用户办理后无法单独调整手机资费。实际情况中,存在三种典型套路:
- 虚构宽带绑定关系,阻止用户降档套餐
- 宽带速率与宣传不符(如承诺500M实际仅200M)
- 解绑需支付设备回收费用,但安装时却声称设备免费
三、折扣优惠的误导性条款
运营商常通过「限时折扣」「返费补贴」等方式吸引用户,但暗藏以下费用陷阱:
- 折扣仅限前11个月,后续自动恢复原价
- 7折优惠需承诺最低消费年限
- 返还话费需手动领取,逾期自动失效
有用户办理时承诺月费69元,实际11个月后月支出达90元,且返费流程复杂。
四、流量计费规则模糊
套餐流量使用存在双重隐患:超出套餐部分无预警提示,且收费单价不透明。某用户反映,超量流量费突然增加60-70元,运营商仅在账单生成后通知。更隐蔽的是,部分增值服务(如TV包、VIP会员)会通过融合套餐自动扣费,导致话费异常消耗。
消费者办理套餐时应重点核查合约期限、解约条款及增值服务明细,保留业务员承诺凭证。遭遇不合理收费时,可通过工信部投诉平台维权,已有用户通过此方式成功获得300元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