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隐性费用不透明成导火索
消费者反映最集中的问题在于安装过程中突增设备费、调测费等隐性收费。有用户安装时被告知需支付500元设备费,推销阶段却未明确说明。另有案例显示,营业员在套餐办理时隐藏全屋光宽费用,导致实际月费比承诺高出84%。
费用类型 | 出现频次 |
---|---|
设备费 | 67%投诉案例 |
调测费 | 52%投诉案例 |
套餐差价 | 41%投诉案例 |
二、合同条款与推销承诺存差异
推销人员口头承诺的套餐年限、资费标准与书面合同存在明显偏差。有用户签约时确认是两年期109元套餐,实际合约却显示三年期134元资费。更有多起投诉指出,消费者在电子签名时未获完整合同展示,部分条款事后才通过话费账单显现。
- 签约流程缺乏三方见证
- 电子合同未设置确认缓冲期
- 违约金计算标准不透明
三、服务流程存在多重漏洞
从预约安装到售后维权,服务链条暴露出系统性缺陷。有用户提前一周预约的安装被单方面取消,且未获任何通知。投诉处理环节更出现公司部门与外包团队互相推诿的现象,单次投诉平均需拨打7次客服电话才能进入处理流程。
- 安装工单无追踪编号
- 投诉响应超48小时
- 解决方案缺乏书面确认
南平联通宽带安装费争议的本质是销售端与服务端协同失效,暴露出企业内控机制薄弱、第三方合作商管理失当等问题。消费者需提高签约警惕性,建议采用录音存证、要求纸质合同等自我保护措施,同时监管部门应推动建立宽带业务服务标准白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