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隐性消费陷阱
乐清联通宣传的「1元/天」低价套餐看似实惠,实则可能包含多重附加费用。部分用户办理后遭遇月租突然上涨,如案例显示原本69元套餐实际月支出达128元,且客服拒绝降档。此类套餐常通过模糊表述隐藏下列费用:
- 光猫/路由器设备押金未明确告知
- 安装调试费未包含在宣传价格中
- 流量超额后自动叠加收费
二、合约期限限制
低价套餐往往绑定24-36个月合约期,提前解约需支付违约金。有用户反映续费时发现套餐已下架,运营商强制升级高价套餐且无法恢复原资费。合约条款中暗含以下限制:
- 合约期内禁止携号转网
- 套餐到期后自动续约高价版本
- 违约金按剩余合约月数累计计算
三、捆绑销售风险
「融合套餐」名义要求用户强制办理新手机卡,实际存在双重扣费现象。案例显示某用户办理69元宽带套餐后,两张卡月支出达128元。捆绑业务包含以下潜在风险:
- 非必要IPTV服务(15-30元/月)
- 冗余流量包(超出实际需求)
- 信用贷款协议(招联信用付等)
四、设备归还纠纷
运营商未明确告知设备归还流程导致后续纠纷。有用户归还光猫后仍被列入黑名单,因合作营业厅无销户权限产生欠费。归还环节需注意:
- 要求开具设备回收凭证
- 确认营业厅是否具备销户资质
- 7个工作日内核查账户状态
消费者办理低价宽带套餐时应仔细核查合约条款,重点确认资费明细、解约条件和设备权责归属。建议通过官方渠道留存沟通记录,遇到争议及时向工信部投诉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