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用调整背景与用户质疑
自2022年起,中国移动部分套餐的副卡资费从1元/月逐步上调至10元/月。运营商声称该费用用于覆盖副卡号码资源、网络维护及共享功能成本,但用户普遍反映办理时未被告知收费标准变更细则,导致实际扣费远超宣传承诺。
用户投诉典型案例
- 2024年8月套餐续费时,工作人员承诺维持1元副卡资费,但11月查账显示月租已变为10元
- 用户办理“权益副卡”后,发现需叠加10元共享功能费,实际月支出达20元
- 有用户副卡费用被连续扣费长达两年,累计损失超240元
年份 | 宣传资费 | 实际扣费 |
---|---|---|
2022年 | 1 | 1 |
2024年 | 1 | 8-20 |
2025年 | 10 | 10-20 |
运营商解释与争议焦点
移动客服回应称资费调整已通过短信或账单公示,用户未及时查看视为默认接受。但多数消费者认为运营商存在三项违规操作:
- 办理页面未完整公示收费项目
- 未主动通知套餐变更关键条款
- 通过“功能费”等名义拆分收费
消费者应对建议
针对当前争议,建议用户采取以下措施:①要求运营商提供完整资费协议复印件;②每月核查账单明细;③通过工信部投诉平台维权;④选择办理前要求书面承诺资费标准。目前已有用户通过集体投诉获得部分费用返还。
副卡资费上涨事件暴露运营商收费透明度不足的问题,建议监管部门要求企业建立套餐变更二次确认机制,同时消费者需增强自主核查意识,避免落入“隐形收费”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