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宣传:低价套餐的美丽谎言
直播间常以“9元105G”“19元200G”等超低价套餐吸引消费者,宣称“长期固定”“无隐形消费”。实际办理后,用户发现套餐名称与宣传不符,例如所谓的“阿里宝卡轻享版”实际仅含30G定向流量,月租费用与套外资费均未提前说明。部分代理商甚至虚构运营商合作背景,利用“中国移动”等标识误导消费者。
定向流量陷阱:通用与定向的文字游戏
主播常模糊“全国通用流量”与“定向流量”的界限,导致消费者误以为流量可自由使用。实际套餐中,定向流量仅限特定APP使用,超出部分需按5元/G收费。更有甚者,宣传的“215G大流量”实为定向流量与通用流量混合计算,且有效期仅限首月。
- 通用流量:全平台适用,无使用限制
- 定向流量:仅限指定APP,超量收费
- 夜间流量:限时段使用,性价比低
首充骗局:话费返还的消失术
“首充80送240”等话术诱导用户充值,但实际到账金额仅为充值本金。送卡人员常以“仅负责开户”为由推诿,消费者激活后既无返现,也无法联系直播间客服。部分案例显示,充值金额被强制转为高价套餐预存款,且需签约12-24个月合约期。
典型案例与消费者遭遇
- 案例1:用户充值100元后,发现宣传的200G套餐实为30G定向流量,直播间立即拉黑用户
- 案例2:消费者收到广电卡替代移动卡,套餐价格翻倍且流量缩水50%
- 案例3:主播承诺“每月返5元”,实际一年后套餐恢复原价39元
直播间流量卡销售存在系统性欺诈风险,消费者应通过运营商官方渠道核实套餐详情,警惕“无合约期”“永久优惠”等话术。建议保留直播录屏、聊天记录等证据,遇欺诈行为立即向12315平台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