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宣传诱导消费
部分电销卡通过”48元无限通话”等标语吸引用户,实际存在三项隐性限制:
- 高频呼叫限制:运营商对每日外呼次数设限,超限即封卡
- 区域限制:部分号码归属地无法拨打特定地区号码
- 隐形限速:连续拨号超过50通后,接通率可能骤降
隐藏费用明细
实际月支出可能达到宣传价格的3倍,主要包含以下附加费用:
项目 | 金额 | 说明 |
---|---|---|
开卡激活费 | 30-100元 | 首次充值强制扣除 |
号码管理费 | 10元/月 | 靓号需额外缴纳 |
风险保证金 | 100元 | 声称防止违规操作 |
合同条款陷阱
合同文本中埋藏三大法律风险:
- 自动续约条款:默认绑定12个月合约期
- 单方变更权:运营商可随时调整资费标准
- 违约金规则:提前解约需支付剩余月租50%
自动续费与解约障碍
套餐到期后存在强制续费现象,用户投诉案例显示:
- 73%用户遭遇未经确认的自动扣费
- 解约需提供纸质申请并等待15个工作日
- 客服常以”系统限制”为由拖延处理
消费者应重点核查合同细则,优先选择支持线上注销的无合约套餐。遇到强制扣费时,可通过工信部投诉平台维权,同时注意保留宣传页面截图作为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