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约绑定与违约金陷阱
电信送话费卡常通过合约绑定限制用户权益。部分套餐需签订1-3年合约期,期间不可更换套餐或注销号码,否则需支付高额违约金。更有隐性条款要求用户承诺最低消费额度,导致实际支出远超宣传优惠。
项目 | 隐藏风险 |
---|---|
违约金 | 最高达剩余合约期总费用的50% |
最低消费 | 实际月支出比宣传高40%-60% |
资费优惠期限制
运营商常以短期优惠吸引用户,如“首月免费”“半年特惠”,但优惠期结束后资费会大幅上涨。某案例显示,29元套餐在优惠期后自动调整为59元,且未在协议中显著标注。
- 前6个月赠送100G流量
- 第7个月起恢复原价且流量减半
- 套餐变更需重新绑定合约期
自动续费服务陷阱
免费体验服务可能转为自动续费项目。例如赠送的流量包、彩铃服务,若未在体验期内主动取消,系统将默认续订并扣费。有用户因未及时取消“免费”流量包,被连续扣费6个月。
预存话费分账套路
部分活动要求预存200元话费,但实际到账规则存在陷阱:
- 首期仅到账100元现金
- 剩余120元分12个月返还
- 提前注销需放弃未返还金额
电信送话费卡通过合约绑定、短期优惠诱导、自动续费陷阱等隐形条款增加用户消费成本。消费者需仔细审查协议细则,定期查询业务清单,遇到异常扣费应及时通过官方渠道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