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制绑定与隐形消费
用户办理宽带时被强制开通副卡的情况屡见不鲜,部分代理商以「优惠赠送」名义绑定副卡,实则构成长期隐性消费。典型表现为:
- 未激活副卡仍按月收取10元功能费,两年累积可达240元
- 套餐协议隐藏彩铃费、云盘服务费等附加项目
- 宽带提速费20元/月等未告知的升级服务
二、流量共享逻辑混乱
主副卡流量分配规则存在明显设计缺陷:
- 主卡专属流量包不共享,副卡超额即单独计费
- 临时购买的副卡流量包优先消耗,导致主卡套餐流量浪费
- 多设备共享时流量消耗不透明,易产生超额扣费
三、注销设障与违约金陷阱
副卡注销流程存在系统性障碍:
- 协议期内注销需支付15元/月×使用月数违约金
- 赠送流量合约成为捆绑借口,拖延注销时间
- 线下营业厅与客服口径不一致,推诿办理需求
四、附加服务隐形捆绑
套餐办理过程中存在捆绑销售现象:
- 路由器租赁费20元/月等设备费用
- 5G体验功能费自动叠加
- 合约到期后副卡自动转收费套餐
电信副卡收费体系通过协议模糊化、费用隐蔽化、注销复杂化三重机制构建消费陷阱。建议消费者办理时要求书面确认资费明细,定期通过官方APP核验账单,遇违规行为及时向工信部投诉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