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宣传的月租与流量
部分滨州9元电话卡以“首充返现”作为噱头,实际月租远高于宣传价格。例如,原套餐为29元,用户需预存100元话费,商家每月返还10元抵扣月租,但实际仍需支付20元/月,叠加后总成本接近原价。套餐宣称的“大额流量”多为定向流量,仅限特定APP使用,通用流量占比不足30%,与消费者认知存在显著差异。
隐藏费用与合约陷阱
此类电话卡常通过以下方式增加隐性成本:
- 增值服务费:自动开通彩铃、天气预报等付费功能,每月额外扣除3-10元;
- 合约期限绑定:要求用户签约12-24个月,提前注销需支付高额违约金;
- 流量超额计费:超出套餐流量按5元/GB计费,且未设置封顶提醒。
套餐变更与限速问题
消费者激活卡片后,部分运营商以“套餐下架”为由强制更换高价套餐,月租涨幅达200%-300%。另有用户反映,当通用流量使用超过20GB后,网速会被限制至1Mbps以下,严重影响视频播放和文件下载。
注销与售后保障缺失
约65%的投诉案例涉及注销困难,需通过特定渠道提交申请且审核周期长达15个工作日。非官方渠道购买的卡片更存在售后真空,运营商以“第三方代理”为由拒绝处理投诉。部分物联卡伪装成正规卡销售,无法通过官方渠道查询套餐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