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虚假宣传的常见套路
滕州鼎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通过短视频平台宣传“19.9元300GB全国流量”的低价套餐吸引消费者,但实际激活后存在多重消费陷阱。消费者在第二个月续费时发现套餐价格被强制提升至29.9元,且必须额外充值会员才能保留原价权益。同类企业如滕州市蓝尔商贸有限公司也存在将全国流量偷换为定向流量的行为。
二、套餐变更与充值陷阱
该公司的欺诈行为呈现系统化特征:
- 首月低价诱导:以19.9元300GB套餐吸引用户激活并充值60元;
- 次月强制涨价:未提前告知的情况下将套餐调整为29.9元,且需充值会员才可恢复原价;
- 余额扣押风险:用户账户余额无法直接用于套餐支付,退款流程故意设置障碍。
三、信号质量与技术服务问题
除资费欺诈外,用户还遭遇严重的技术缺陷:
- 信号稳定性差:需反复开关飞行模式才能维持正常使用;
- 运营商归属混乱:卡片显示为移动信号但实际归属地无法查询;
- 补卡服务欺诈:更换新卡后套餐内容大幅缩水,且要求继续充值。
四、消费者维权难点分析
维权过程中暴露以下系统性障碍:
- 客服通道堵塞:133人排队提示成为常态,人工服务形同虚设;
- 运营商责任推诿:通过多地运营商信息混淆规避监管;
- 证据收集困难:宣传页面随时修改,充值记录与套餐说明不匹配。
该类流量卡欺诈已形成完整产业链,从夸大宣传、套餐变更到技术服务缺失形成闭环陷阱。消费者应保留宣传截图、充值记录等证据,通过12315平台集体投诉以提高处理效率。监管部门需建立流量卡备案审查机制,强制企业公示套餐变更历史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