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约机常见隐形消费模式
海信联通合约机套餐常以“低价购机”吸引用户,但暗藏多种消费陷阱:
- 自动续费无底洞:未主动取消的增值服务会持续扣费,部分用户被连续扣款近两年;
- 套餐升级限制:合约期内禁止更换低价套餐,违约金可达数百元;
- 流量与资费虚标:宣传“无限流量”实际存在速度限制,套餐到期自动涨价至原价3倍。
二、海信联通套餐费用争议案例
公开投诉平台显示相关纠纷频发:
- 用户办理29元/月套餐后,发现包含未告知的两年合约期,退订需支付违约金;
- 开通esim业务未获明确提示,每月被扣10元费用且无法提供开通凭证;
- 3折优惠套餐到期后自动恢复239元原价,产生高额欠费及违约金。
三、用户如何识别与应对
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保障权益:
- 发送短信“0000”至10010查询已开通业务,及时退订非必要服务;
- 每月核查话费账单,重点关注“增值业务费”“违约金”等条目;
- 通过工信部12300公众号投诉,90%的争议可在3个工作日内解决。
海信联通合约机套餐存在系统性的隐形消费风险,主要体现在未充分告知的合约条款、自动续费机制及资费突变等方面。用户需提高警惕性,善用官方查询工具,遇争议时通过行政投诉渠道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