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潜规则:停机≠停费
运营商普遍存在停机后继续扣除月租的行业惯例。数据显示,手机卡停机后仍会正常扣除月租费用,直至欠费满三个月才会启动注销程序。部分用户停机两年后甚至产生近四万元欠费账单,暴露出“不用不扣费”承诺的虚假性。
法律争议与维权案例
2024年大学生起诉运营商事件引发广泛关注:停机保号期间仍被扣除3.8元套餐费,法院最终判决支持用户诉求。类似案例在投诉平台累计超1.2万件,涉及主要争议点包括:
- 停机期间未享受服务仍被扣费
- 欠费违约金计算标准不合理
- 销户流程隐蔽导致持续扣费
用户应对策略
为避免停机扣费陷阱,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 通过运营商APP或线下营业厅办理正式销号
- 每月核查账户余额及扣费明细
- 保留停机时间、销户申请等证据
渠道 | 处理时效 | 成功率 |
---|---|---|
运营商客服 | 3-7天 | 45% |
工信部投诉 | 15天 | 82% |
影响与后果
持续扣费将导致用户进入运营商黑名单,影响新业务办理。2025年信用新规实施后,欠费记录可能纳入央行征信系统,对贷款、出行等产生实质影响。部分用户因未及时处理停机扣费,产生高达千元的滞纳金。
运营商现行的停机扣费机制存在明显不合理性,用户在办理停机时应主动要求书面确认终止服务协议。建议立法机构完善电信服务终止条款,明确停机即终止收费的法律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