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优惠叠加限制陷阱
移动推销人员常以”套餐升级享优惠”为名,宣称每月多支付10-20元可获得流量翻倍,实则新优惠会覆盖原有折扣。有用户办理流量套餐升级后,叠加的宽带优惠无法生效,导致实际支出超出预期。更有案例显示,优惠活动存在隐形优先级,后办理的业务可能直接取消前项优惠。
二、隐藏条款与自动续费
部分”限时优惠”暗含自动续费条款,用户往往在扣费后才知晓需支付违约金。如某用户办理”每月减免10元”宽带优惠,次年自动转为原价且无法取消。更隐蔽的是某些套餐标明”永久优惠”,实则仅首月生效,次月即恢复原价。
三、验证码诱导开通业务
诈骗分子通过伪造10086短信获取用户信任,诱导回复验证码开通付费业务。有案例显示,用户因回复”30元欢乐享礼包”验证码,被连续扣费且无法追溯办理记录。此类骗局多利用用户对官方短信的信任心理实施欺诈。
四、保底消费变相涨价
表面降低月租的优惠套餐往往要求绑定保底消费,如某用户办理”58元保底送话费”套餐后,发现实际月均支出较原套餐增加20元。更隐蔽的套路是将基础套餐与增值服务捆绑,用户必须持续消费达标才能维持优惠。
五、合约期限制与违约金
优惠套餐多附带12-24个月合约期,提前变更需支付高额违约金。有用户因套餐到期前办理新优惠,被强制续签两年合约,取消需支付月费50%的违约金。部分业务员故意模糊合约期限,导致用户被动续约。
防范建议
- 通过官方APP查询已开通业务列表
- 要求书面说明优惠条款与合约期限
- 警惕非10086号码的营销电话
- 每月核对账单明细
维权渠道
- 拨打10086转人工投诉
- 登录工信部官网提交申诉
- 向当地消协提供录音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