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小象流量卡19元套餐收费39元争议解析
一、宣传手段与收费差异
在直播带货场景中,山西小象流量卡常以“19元享215G流量”“官方直发”等话术吸引消费者下单。然而实际激活时,用户需支付50元卡费,首月套餐直接变为39元,流量也缩水至80G。这种通过“低价门槛+高价激活”的收费模式,本质是将基础服务费与增值费用拆分计算。
常见套路包括:
- 宣称“首月0元”,但次月起恢复39元原价
- 要求用户每月手动领取返现,否则按标准资费扣款
- 将语音通话、短信功能设为付费附加项
二、隐性条款与套餐变更
消费者投诉显示,38%的案例存在套餐内容篡改现象:
宣传内容 | 实际内容 |
---|---|
19元/月 | 39元/月(含10元返现) |
通用流量215G | 通用流量50G+定向流量30G |
支持语音通话 | 仅限上网功能 |
部分用户甚至收到非订购卡种,如申请联通卡却收到移动卡,客服以“审核未通过”为由强制更换。
三、消费者如何识别陷阱
建议通过以下方式规避风险:
- 核实11位手机号码真实性,排除物联卡
- 要求客服书面确认套餐长期有效性
- 查询是否支持任意渠道充值及营业厅服务
线下办理时需当场验证APP显示的资费详情,警惕“资质不足导致涨价”等说辞。
四、法律层面的争议焦点
此类营销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第8条关于虚假宣传的规定。消费者可主张三倍赔偿,但需注意:
- 直播内容回放可作为证据保全
- 套餐变更需有运营商书面确认
- 返现条款是否构成格式合同无效要件
低价流量卡乱象源于平台监管缺位与信息不对称。消费者应提高警惕,优先选择通过运营商官方渠道办理套餐,保留完整交易凭证以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