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基础设施薄弱
徐州广电网络的历史建设侧重于广播电视服务,互联网基础设施更新滞后。部分区域仍在使用老化的铜缆线路,数据传输效率远低于光纤。机房设备维护不足导致网络节点稳定性较差,尤其在城乡结合部表现明显。
- 光猫/路由器超期服役(超过5年)
- 机房交换机端口接触不良
- 主干线路氧化导致信号衰减
二、高峰时段资源争抢
广电采用动态带宽分配机制,晚19-23点高峰期平均带宽下降达42%。徐州部分小区仍使用共享式接入方案,当并发用户超过设计容量时,QoS策略难以保障基础体验。
- 晚高峰视频流量占比超75%
- 直播业务优先级高于普通上网
- 城域网流量调度算法待优化
三、用户设备与设置问题
2024年抽样数据显示,23%的卡顿投诉源于用户侧设备。双频路由器普及率不足60%,多数用户仍使用仅支持2.4GHz的老旧设备。无线信道自动选择功能失效导致同频干扰现象普遍。
- 更换支持Wi-Fi 6的路由器
- 手动设置5GHz信道(推荐36/149)
- 关闭非必要后台应用
四、外部信号干扰与覆盖不足
广电700MHz频段虽具备强穿透性,但徐州铁塔共享率仅68%,部分区域存在覆盖盲区。高层建筑密集区信号多径效应明显,实测下载速率波动达±40%。
- 同频段微波设备干扰(2.4GHz)
- 钢筋混凝土结构信号衰减
- 基站负载不均衡
徐州广电网速卡顿是基础设施、网络架构、用户终端等多因素叠加的结果。短期可通过设备升级和参数优化改善体验,中长期需推进全光网改造与智能调度系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