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无限流量宣传的真相
中国广电推出的19元”永久无限流量”套餐实为限速限量模式。虽然宣传页面标注”无限流量”,但实际使用中每月超过192GB通用流量后,网速将降至3G水平。部分套餐存在首月免费、次月涨价至29元的费用递增陷阱,且需预存话费才能解锁全部流量权益。
套餐名称 | 宣传流量 | 实际限制 |
---|---|---|
青春卡 | 350G/年 | 需分月返还 |
双百卡MAX | 150G/月 | 合约期24个月 |
白名单卡 | 150G/月 | 机型限制 |
二、隐藏限制条款揭秘
广电套餐存在多重隐形限制,消费者需特别注意以下条款:
- 降速阈值:多数套餐在达到流量上限后网速降至128Kbps
- 合约绑定:最低承诺期12-24个月,提前解约需支付违约金
- 设备限制:需支持700MHz频段,苹果12以下机型无法使用
- 归属地限制:号码归属地与收货地绑定,异地注销困难
三、用户投诉典型案例
2024年12月某用户投诉称,其广电卡在两天内消耗完192GB流量后被断网。客服解释”无限流量”实为阶梯式限速,但宣传页面未明确标注流量上限。类似投诉显示,部分套餐存在以下问题:
- 定向流量占比过高(30GB定向+162GB通用)
- 激活后需二次充值才能解锁套餐权益
- 优惠期后资费涨幅达52%(19元→29元)
四、消费者应对指南
建议用户办理前做到”三查三问”:查手机型号白名单、查本地网络覆盖、查历史投诉记录;问清合约期限、问明流量构成、问准资费规则。优先选择支持线上销户、明确标注限速阈值的套餐,保留宣传页面截图作为维权凭证。
广电”无限流量”宣传存在显著的信息不对等现象,消费者需警惕限速条款、合约绑定、设备限制等隐形陷阱。建议通过官方渠道核实套餐详情,理性看待营销话术,避免因低价诱惑陷入长期消费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