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宣传诱导下载
不法分子通过社交媒体和弹窗广告,以“首月0元”“192G超大流量”等噱头吸引用户下载虚假广电流量卡申领软件。这些软件界面高度模仿官方应用,甚至伪造中国广电LOGO和5G标识,实则通过文字游戏隐藏真实资费。例如宣称“永久9元月租”的套餐,实际需强制开通增值服务,首充金额也被限定为高额档位。
软件暗藏个人信息窃取
激活流程中要求用户提交身份证正反面照片、银行卡信息等敏感数据,部分恶意软件还会索要短信读取权限。2024年多起案例显示,诈骗团伙通过伪造的广电卡申领软件非法收集个人信息,用于办理高额合约套餐或直接实施金融诈骗。更有用户反映激活后频繁收到境外诈骗电话,疑似信息遭二次贩卖。
强制消费与合约陷阱
用户常见遭遇包括:
- 隐形合约绑定:激活即默认签署12-24个月合约,销户需支付30%违约金
- 自动扣费陷阱:未经告知开通视频会员等增值服务
- 流量限速争议:宣称“不限量”实则达量降速至128Kbps
如何识别骗局软件
建议采取以下防范措施:
- 通过官方渠道(中国广电APP/营业厅)办理业务
- 警惕过度优惠套餐,核实资费说明中的“*”注释条款
- 检查软件权限,拒绝非必要信息收集
- 保留充值记录,发现异常立即投诉至12300工信平台
广电流量卡作为新兴通信产品,正被不法分子利用实施精准诈骗。消费者需提高警惕,认清官方标识与正规办理流程,遇到强制消费应及时通过法律途径维权。监管部门应加强线上渠道巡查,建立运营商与电商平台的联合反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