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价格虚标与隐性收费
宣传中常见的”首月0元””月租24元”等优惠往往存在多重限制。实际办理时可能产生开卡费、激活费等附加费用,部分用户反映首充需预存100-200元不等才能激活套餐。更有套餐价格前3个月为优惠价,到期后自动恢复原价49元/月,资费涨幅超过100%。
二、流量限制暗藏玄机
运营商主要采用三种流量限制手段:
- 定向流量占比过高,30G定向流量仅限特定APP使用
- 限速阈值设置隐蔽,通用流量超支后网速降至1Mbps以下
- 流量虚标严重,宣传192G实际需叠加两张卡才能实现
三、合约期与注销难题
多数套餐设有6-24个月合约期,提前解约需支付高额违约金。更棘手的是注销必须线下办理,但广电营业厅覆盖率低,部分地级市仅设1个营业网点,且复机需二次认证甚至派出所证明。
四、信号覆盖与设备适配
广电虽与移动共享基站,但信号优先级低于移动用户。实测显示在电梯、地铁等场景频繁断网,700MHz频段要求2020年后上市机型才完全适配,老旧手机可能出现信号不稳定问题。
广电流量卡虽以低价大流量为卖点,但实际使用中需警惕价格体系不透明、流量虚标、设备适配等核心问题。建议消费者办理前仔细核实资费细则,通过运营商官网查询设备兼容性,优先选择支持线上注销的套餐,避免陷入长期合约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