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背景与政策要求
根据国家反诈工作要求,广电运营商自2024年起对涉诈风险号码实施二次实人认证机制。该政策要求用户通过中国广电APP完成身份证上传与人脸识别验证,或前往归属地营业厅办理。但该机制在广东地区暴露出明显的语言适配问题,特别是对非粤语老年用户群体造成严重困扰。
认证流程中的具体障碍
线上认证系统存在三个主要障碍:
- APP操作指引仅提供简体中文版本,未配置多语言选项
- 人脸识别环节要求普通话语音交互,方言使用者无法通过验证
- 紧急申诉通道需要文字材料提交能力,老年用户难以独立完成
典型用户案例剖析
湖南籍老人为子女办理佛山广电卡后返乡,收到认证通知时面临双重障碍:线上系统要求普通话视频验证,线下必须返回广东营业厅。客服明确表示无法提供方言支持或异地办理服务,导致号码持续扣费却无法使用。
解决建议与替代方案
- 通过「工信部12300」微信公众号提交申诉材料,选择投诉绿色通道加速处理
- 委托亲属在归属地营业厅办理代理认证(需提供授权委托书及双方身份证)
- 拨打10099客服热线申请延期认证,争取方言支持服务上线前的缓冲期
当前认证机制在语言包容性方面存在明显缺陷,建议广电运营商增设方言识别模块、开通异地认证渠道,并在政策执行中考虑特殊群体的数字鸿沟问题。用户遇到认证障碍时可善用工信部申诉渠道维护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