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广电流量卡送宽带暗藏五大消费陷阱解析
一、套餐优惠的虚假宣传
部分代理商以「19元永久套餐送宽带」为噱头吸引用户,实际广电官方从未推出此类产品。消费者激活后发现套餐包含首充返费、话费分月返还等隐藏条件,且宽带仅限特定时段使用。更有代理商伪造宣传页面,将39元套餐包装成29元特惠价,通过话术诱导办理。
二、合约期隐性绑定
办理宽带赠送服务时,多数用户未被告知需签订24-36个月合约。合约期内若提前解约,需支付相当于剩余月份50%的违约金。有案例显示,用户因搬家需注销套餐,被要求缴纳800元解约金。
三、附加费用连环扣款
消费者常遭遇以下费用陷阱:
- 宽带安装费:宣传时承诺免费安装,实际收取100-300元设备调试费
- 流量超额费:未及时提醒流量阈值,单月产生90元超额扣款
- 靓号保底费:选择特定号码需额外支付10元/月最低消费
四、流量宽带双重限制
广电卡虽标榜「700MHz黄金频段」,但存在定向流量覆盖APP不足、宽带速率动态调整等问题。实测显示:
项目 | 宣传值 | 实测值 |
---|---|---|
晚间宽带速率 | 100Mbps | ≤30Mbps |
定向流量APP | 30款 | 12款 |
五、售后服务人为设障
用户反映故障报修需跨省处理,线上客服常以「系统升级」推诿。特殊情况下复机需到指定营业厅,甚至要求派出所开具非诈证明。有消费者投诉称,宽带断网72小时仍未解决,客服仅回复「耐心等待」。
消费者办理广电融合套餐时,需重点核实合约期限、费用明细及售后服务条款,建议通过官方渠道查询套餐白皮书并保留宣传凭证。遭遇强制消费时可向工信部投诉,必要时采用法律手段维权。